关于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锦集七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编写说课稿是必不可少的,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说课稿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7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 篇1尊敬的各位评委,你们好!我说课的题目是《你寄过贺卡吗?》。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110,111页,下面我从三个方面来谈对这节课的设计。
一、教材分析
这节课安排在第六单元统计的最后一节课,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数据的收集、整理之后,教材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出发,安排了你寄过贺卡吗? 这一实践活动课。这节课要求学生通过阅读资料、运用统计和估算等数学知识,发现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同时付诸实施,使学生体验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另一方面,通过整个活动,使学生从身边的小事中,发现它背后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敏锐眼光,增强学生环保的意识,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整个这节实践活动课,我把它大体分为三部分,在这三个部分中,通过课本中的阅读材料,要求学生能够感受到寄贺卡与环保之间的联系,即发现问题;通过小组学生调查,利用身边的数据,运用统计和估算等方法得出结论,即分析问题;最后一部分是解决问题,这部分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发现了问题,分析问题之后,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问题的方案。
据此,我制定教学目标如下:
1、 通过阅读材料和进行调查,使学生体验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
2、 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从身边的小事中发现它背后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敏锐眼光。
3、 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环保意识,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重点难点:
通过学生对课本阅读材料中内容的阅读,和对调查统计的数据进行分析,最后达到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法和学法
教法和学法是体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本节课的教法和学法体现如下特点:
1、以学生的观察、调查、讨论为主,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运用多媒体等各种手段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和兴趣,组织学生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全过程。
2、切实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讨论、操作、归纳,提高学生对统计结果和估算等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观察讨论,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学生得到获得新知识的成功感受,从而激发学生钻研新知识的欲望。
三、教学程序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体现在,学生对身边事物的观察以及学生的动手、动脑等方面,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心理,教学程序设计如下:
(一)创设情境 发现问题
1、问题引入,你寄过贺卡吗?、你知道你们平时寄贺卡与环保有什么联系吗?(演示)这样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好奇心与求知欲。
2、然后播放一段造纸动画片(演示)。这个动画直观、形象,学生一看便知道纸是用什么造出来的,这主要是为学生进一步理解后面阅读材料中的数据打下基础,减轻学生的理解。因为我怀疑,如果没有此动画片,学生对纸是由树木造出来的不太相信,播放此动画片能直接打消学生的疑虑,进入乐学状态。
3、继续播放影片(演示),出示阅读材料,通过学生的阅读、思考和教师的引导,使学生理解平时寄贺卡的行为消耗了大量的木材,对废纸的有效回收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二)分析问题 感知教材
分析问题的过程就是根据阅读材料中的内容,以及对调查统计结果数据分析的过程。这部分内容,贯穿了对统计结果和估算等数学知识的运用,需要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对这部分的教学,我是这样安排的:
1、将我个人的调查结果公布(演示),再根据学生已掌握的方法,引导学生分别求出它们的总数和平均数。
2、全班同学每五人为一小组讨论五个问题(演示),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达到人人参与的效果。每个小组还可以把讨论的结果拿到全班交流,进一步引发学生对现有的统计数据进行思考,合作探索解决问题。我相信,通过学生的合作、交流、探索,他们能得到样一个结论:为保护森林,应该少寄贺卡。在这些讨论问题中,第五个问题,谁能说说少寄贺卡,除了能保护森林之外,还有什么好处吗?这一问题可以引发学生多方面、多角度思考,达到拓展的目的。
(三)解决问题 升华提高
这部分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分析问题之后的又一讨论活动,主要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根据这部分的教学内容,我再次将学生分成小组,要求每组讨论出节约用纸、拯救森林的具体措施。对讨论中出现的情况可采取互评、互议的形式,在互评互议中出现的具有代表性的问题,我采取全班讨论的形式予以解决,以此突出教学重点。为此我选择了几个具有代表性的结论做成动画(演示),充分肯定学生的讨论结果,另外,为了拓展学生的思维,我还特意制作了一个调皮学生,他说他知道,就是不说。这样设计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去思考,去探究其它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
在学生讨论的时候,根据这部分的教学特点,我制作了一首《高山流水》背景音乐放在里面,可根据教学的需要适当播放。这首音乐听上去本身就有一种让人回归大自然的感受。
(四)归纳总结 练习反馈
引导学生对知识要点进行总结,梳理学习思路(演示)。并布置学生课后练习:仿照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做一张你喜欢的贺卡送给同学。(如生日贺卡、新年贺卡等)
本节课意在创设愉悦和谐的乐学气氛,优化教学手段,借助电教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加强师生间的合作,营造一种学生敢想、敢说、敢问的课堂气氛,让全体学生都能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培养。
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 篇2一、 说教材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角的度量》第一课时。教材的主要内容学习角的度量方法,能正确度量角的大小。数学学习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上,学生已学习过角的认识,有了一定的基础,本节课以学生的好奇心为突破口,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质疑、解疑过程,最大限度地给予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动手操作探索角的度量方法,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大胆阐述自己的观点,努力创设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
二、 说教法和学法:
新课标提出:凡是学生能自己探索得出的,决不替代;凡是学生 ……此处隐藏8897个字……就是 4。我发现两个乘数的和的位数比积的位数多一个。我发现一个乘数有几个数字1,就从1排到数字几,然后再接着倒排到1。)
教师:你们真是火眼金睛,一下子有这么多的发现。
5、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规律:在这三道算式中,通过观察积与乘数中1的个数,我们可以发现每一个乘数中数字1的个数有几个,积就从1起按顺序写到几,再反顺序写到1。例如:算式111×111=,乘数111中有3个1,所以及就从1起按顺序写到3,再反顺序写到1,所以积就为12321。
6、现在同学们能根据我们发现的积的规律直接写出第一个问号代表的得数吗? (能)
7、谁愿意汇报你的答案?你是怎样得到这个结果的?
(1234321,乘数111中有4个1,所以积就从1起按顺序写到4,再反顺序写到1 。)
8、到底对不对,我们还需要用计算器进行验证一下。
(学生用计算器进行验证)
9、通过验证,我们的答案是正确的。谁能说一说第二个问号代表的得数? (123454321)
10、同学们同意他的答案吗?(同意)
同学们真棒,恭喜同学们顺利闯过第一关。
(二)奇怪的142857
1、有了胜利的果实,同学们是不是有更大的信心来迎接我们的第二关呢?那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第二关将会是什么?(播放课件)
2、142857奇怪在哪里呢?请同学们先用计算器计算142857分别乘1、2、3、4。 (学生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3、谁愿意汇报一下你的答案?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142857×1=142857,142857×2=285714,142857×3=428571 ,142857×4=571428。)
4、仔细观察这些算式积的特点,你发现了什么呢?
(我发现这些算式的积总是由“1、4、2、8、5、7”这6个数字组成的。这些数字总是循环排列的。)
5、同学们说得非常好,现在请同学们认真观察142857×3=428571,积的最高位为什么不是3呢?
(因为最高位后面是4,3乘4等于12,要向前一位进一,所以最高位是4不是3。)
6、那谁能说说要想确定积是多少,我们应该先确定谁?
(要先确定最高位。)
7、请同学们再认真观察积得最高位确定后,怎样写出后面的数呢?
(按1,4,2,8,5,7的顺序循环排列。)
8、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规律:通过观察、探索我们发现这些算式的积都是由“1、4、2、8、5、 7” 这6个数字组成的,要确定积到底是多少,可以先确定最高位,最高位是几,就从几开始按数字原来的顺序依次循环出现。
9、我们发现了这些算式的秘密,你能直接写出142857乘5、乘6的得数吗?试着写写看。
(学生独立写出得数,进行汇报:714285,857142。)
10、你是怎样写出这个得数的?
(142857乘5的积先确定最高位是7,然后从7开始按数字原来的顺序依次循环出现所以积就是714285。142857乘6的积先确定最高位是8,然后从8开始按数字原来的顺序依次循环出现所以积就是857142。)
11、结果对不对呢?我们还需要用计算器验证一下。
(学生用计算器进行验证。)
12、看到同学们兴趣这么浓厚,老师有一个问题想问你们。142857×7的积还有这个特点吗?
(不具备这个特点,因为4乘7等于28,要向前一位进2,2加7等于9,而这6个数里没有9,所以它就不符合这个规律了。)
13、你们同意他的观点吗?用计算器验证一下,我们理解的对吗?
(学生用计算器进行验证。)
14、请同学们继续想一想142857乘8、乘9的积有这个特点吗?
(不具备这个特点。)
同学们真不错,恭喜你们已过了两关,有没有信心走下去,去探索更多的秘密。(有)那让迎接我们一起迎接第三关的挑战吧!(出示课件)
(三)神奇的9
1、这一关是神奇的9,先请同学们用计算器算出教师出示的三道算式。(学生汇报,教师板书:9×9=81,99×99=9801,999×999=998001。)
2、仔细观察这三道算式,你能发现它们的特点吗?
(我发现这一关的算式与第一关的算式很相似,只是把1换成了9。)
3、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算式的得数,想一想积有什么特点?
(积是由8、9、0、1这四个数字组成的。积的位数等于两个乘数位数之和。后一个算式的积比前一个算式的积是在8的前面多了一个9,在1的前面多了一个0。积中的9和0的个数比其中一个乘数中9的个数少一个。)
4、同学们说得真好,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规律:我们可以把积从中间分成两部分来看,前半部分的数比一个乘数少1,后半部分有多个0和一个1组成,0的个数和9的个数相同。
5、现在请同学们根据发现的积的特点,猜想一下,9999×9999的积会是多少? (学生一起回答:99980001。)
6、用计算器验证一下你们的猜想正确吗?(学生验证)
7、你们的猜想完全正确,谁能说一说你的想法?
(乘数是9999,积的前半部分应是9998,后半部分就是由0,0,0,1组成的。)
8、说得真不错,现在同学们能直接写出99999×99999的积了吗?(能)写写看。(9999800001)
同学们一路过关斩将,表现得非常好。很快我们就来到了第四关——寻找神秘的数。(播放课件)
(四)寻找神秘的数
1、这一关比前面三关难度要大,有信心闯过这一关吗?(有)如果想要闯过这一关,关键是把闯关规则看明白。请同学们翻到书的43页,教师请一个同学读一读闯关规则,其他同学认真听,看看需要我们怎么做?
(学生阅读闯关规则。)
2、你认为在这个规则当中,有些什么要求?
(学生分析要求)
3、现在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四个数字,同桌合作,按要求做一做,看哪一组最先找到这个神秘的数。大家开始吧!
(学生同桌探究。)
4、谁能说说你找到的这个神秘的数是多少?(6174)
5、同学们同意他找的这个神秘的数吗?(同意)
6、说说你找到这个神秘数的过程吧。(学生讲解探究过程。)
老师:同学们真是太棒、太聪明了,四关都被你们顺利闯过。
三、课堂小结
今天的数学课我们一起探索了算式的规律,同学们的收获多吗?谈谈你都收获了什么?(学生畅所欲言)
结束语
今天的数学课,我们通过对有趣的算式进行探索,发现了许多有趣的规律,同学们的表现都不错。我相信,只要大家平时善于动脑,认真思考,努力学习,勇于创新,你们一定会变得越来越聪明。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有更出色得表现。